零零七测算网
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风水宗师杨筠松的风水文化理念

时间 : 2025-08-10   | 最后更新:2025-08-10 作者:零零七测算网

杨筠松风水地理文化并不是神奇、奥秘的天书,是中国独特的选择人居环境的学问,是《周易》哲理应用在风水地理文化上,在宇宙全息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环境优选和时空优先,告诉人们怎样在自然资源界中,寻找一处是适合居住的环境,以达到地灵人杰、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境地。杨筠松撰写和留存下来的著作《撼龙经》、《疑龙经》、《青囊奥语》,体现了古代风水地理形法(赣派)的优点,形成杨筠松风水地理文化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其核心精髓是:地理五诀。

所谓地理五诀是指寻龙、察砂、观水、点穴、定向,实质上是把自然环境要素归纳五个方面,杨筠松根据这五个方面本身的条件及其相互关系来决定人居的选址、规划、设计和布局。

(一)寻龙

当今世界,谁曾见过蜿蜒飞舞的龙?千古神州,谁又目睹过腾云驾雾的龙?没有。龙是神话传说中的有灵性的动物,是古代中国人错误的万物有灵思想的产物。

龙从何而来?传说中的龙有奇怪的形象:蛇的身体、兽的四脚、马的头、鬣(lie)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即龙是由多种动物组合而成的。生物学家也不清楚应把它划分哪科哪属。

风水宗师杨筠松的风水文化理念

自然界并没有真正的龙的存在,龙是古代中国人想象出来的。那么古代人是怎样想象出龙这种并不存在的动物呢?这和人们渴望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有关。

人从哪里来的问题会导致是谁创造了人。世界上许多民族的神话传说都认为本民族是由一个神祗(qi)或半人半仙的准神祗创造的。并且这些创造人的神祗大都长着一副怪模样,或者人头兽身,或者人身兽头。如中国流传女娲抟(tuan)土造人的故事:自天地开辟以后,世上没有人,于是女娲抟土作人,开始一天抟一个,后来她认为速度太慢,就在绳子上铺上泥土,然后把绳子一抖,绳子上的泥土掉在地上就变成了许多人。这故事中的女娲便是人头蛇身。

为什么这些神话中创造人的伟大神祗们大都和动物有一定的关系呢?这与原始人类的动物崇拜有关。在祖先们生活的环境里,动物横行天下。动物对于人们的生存至关重要:一方面动物是人们狩猎的对象,是人们食物的重要来源,动物的骨头、牙齿等还能加工成生产工具、武器甚至装饰品,动物的皮毛可以帮助人们御寒,动物的角可以加工成号角,经过驯养后的动物可作为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畜力。另一方面,动物在许多方面比人更灵巧和有力量,凶禽猛兽还不断地袭击人们,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人们既要依靠动物,又畏惧动物,便把动物当作神来崇拜,这便是原始人的动物崇拜。并且普遍地把动物同人的来源联系在一起,于是就产生了图腾崇拜。所谓图腾就是用动物来解释氏族的来源,认为氏族与某一动物之间有血缘关系,是由这种动物发展起来的,于是就对这一动物更加敬仰和膜拜。并把它的图案作为本氏族的徽号和保护神。

为什么龙是由各种动物结合在一起的呢?这是因为华夏民族是由多个远祖氏族部落融合而成的,这些氏族部落有各自不同的图腾崇拜,如夏后氏姒(si)姓崇拜蛇图腾,姜姓崇拜羊图腾,少嗥部落崇拜鸟图腾,有虞氏妫(gui)姓崇拜象图腾等。当这些氏族部落通过兼并,融合而成为更强大的华夏族时,各个氏族的图腾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马头蛇身鹿角狗爪鱼鳞的龙。龙成为了华夏民族的象征,受到华夏子孙的顶礼膜拜,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是龙的传人。

一曲《龙的传人》唱出了我们古老的民族和龙之间的关系。图腾崇拜一方面表现了古人思维有一定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氏族的起源。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思维的落后性,他们分不清人同动物的界限,意识不到人在自然界生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反而把低于人的动物当作智慧能力高于人的祖先来崇拜。

风水地理称山脉和河流为龙脉,利用人们对龙的尊崇,古人们相信龙是灵物,是中国人的祖先,因此就一定能够保佑家族趋利避邪,逢凶化吉。风水地理把居住环境四周的山脉称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兽,也是古人动物崇拜的结果,借这些灵性动物的威风,烘托出村落的安全感,风水地理文化就是借用这些动物的比喻来建立起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已证明龙并不存在,人也不是龙生的。新中国成立前,传说有龙骨存在,其实是其它动物的化石。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发现,最初是一个外国人试图在那里寻找龙骨,后来经中国考古学家发掘,不仅没有找到龙骨,反而找到了人是由猿人进化而来的证据北京猿人的头盖骨。

杨筠松风水地理文化中所说的龙,是指山脊的起伏和山脉的外形,称为观势喝形。他在实践龙的寻找、识别和运用,作了独创的阐述,在《撼龙经》中写道:

须弥山是天地骨,中镇天地为巨物。如人背脊与项梁。生出四肢龙突兀。四肢分出四世界,南北西东为四派。西北崆峒数万程,东入三韩为杳冥。惟有南龙入中国,胎宗孕祖来奇特。黄河九曲为大肠,川江屈曲为膀胱。分枝劈脉纵横去,气脉钩连逢水住。大为都邑帝王州,小为郡县居公侯。其次偏方小镇市,亦有富贵居其地。大率行龙有真星,星峰磊落是龙身。高山须认星峰起,平地龙行别有名。峰以星名取其头,星辰下照山成形。龙神二字寻山龙,神是精神龙是质。

这是《撼龙经》的开头一段,概括性地介绍整个中国的龙。也就是大气脉。它认为传说中的须弥山是天地的骨干,就象人的脊梁骨。再从这里分出东西南北四大龙脉,就象人的四肢。其中的南龙到了中国,又形成自己的龙脉系统;九曲黄河是大肠.其余的主要河流是膀胱,然后又分支分脉,气脉止聚的地方,大点的成为都城,帝王统治,小些的成为郡县,公侯管辖,再小的成为小市镇,也有富贵人家居住。

莫道高山方有龙,却来平地失真踪。平地龙从高脉发,高起星峰低落穴。高山即认星峰起,平地两旁寻水势。两水夹处是真龙,枝叶周回踪者是。莫令山反枝叶散,山若反兮水散漫。外山百里作罗城,此是平洋龙局段。星峰顿伏落平去,外山隔水来相顾。平中仰掌似凹巢,隐隐微微立丘阜。倾从丘阜觅回巢,或有钩夹如旋螺。钩夹是砂螺是穴,水注明堂聚气多。四旁绕护入城裹,水绕山环聚一窝。

图片来源:colorhub

霜降水枯寻不见,春夏水高龙脊现。此是平洋看龙法,过处如丝或如线。高水一寸即是山,低土一寸水回环。水缠便是山缠样,缠得真龙如仰掌。窠心掌里或乳头,端然有穴明天象。山缠水绕在平坡,远有冈陵近有河。只爱山来抱身体,不爱水反去从他。水抱应如山来抱,水不抱兮山不到。莫道高山龙易识,行到平洋失踪迹。藕断丝连正好寻,退却愈多愈有力。高龙多下低处藏,四没神机便寻得。祖宗父母数程遥,误得时师皆不识。龙到平洋莫问踨,只观水绕是真龙。念得龙经无眼力,万卷藏真也是空。

这是《撼龙经》中阐述辨别龙脉的一些基本要领。他说山地气脉要看山峰和星辰的对应关系,平地气脉则要注意水的环绕流向,好地四周的山势应该是朝拜拱卫,而不是逆反散乱,水势则是缠绵环抱,而不是直冲而过。比如有的地象向上的手掌,中间微凹,四周水绕山环,这就是好地。

杨筠松断发入昆仑山步龙,就是寻找龙脉。什么是风水地理中说的龙脉呢?

在我国广阔的大地上,分布着广袤千里的平原,参差起伏的丘陵、高耸壮阔的高原、峰峦重叠的山地以及众多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等等,这些奇妙的自然景色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遥远的古代,流传着盘古开天辟地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粘着地,地粘着天,天地相连就象一个鸡蛋。有一个名叫盘古氏的巨人就生活在这个鸡蛋里面,用他的斧头不停地开凿,经过一万八千年努力,盘古挥出最后一斧,只听一声巨响,巨星被他以当中辟开,分成两半,轻清者上升而成为天,凝重者下沉而成为地。这时的盘古就生活在天地之间,顶天立地。天每日长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本人也每天增高一丈。如此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无限高,地变得无限深,盘古氏便死去了。为了把人间装扮得更美。盘古死的时候,把自己的头、手足以及身躯变成了巍峨的高山;把自己的两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把自己的毛发变成了地球上的草木;气变成风,声音变成雷声,把自己的血液变成奔腾的江河和无限的大海;欢喜时的笑容变成晴天,烦恼时的愁容变成阴天。这样一来,地表万物就都有了灵性,山脉在地表上蜿蜒曲折,忽隐忽现,沿着一定的脉胳延伸,这与人们想象中的龙确有内分相似。于是古代地理堪舆家便把山脉称为龙脉。

盘古开天地是我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一个神话故事,显得并无科学依据,但经过地质学家们长期研究,已对创造山河的神奇力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地球的年龄已经有了46亿年,在它形成的最早时期,地球只是一个由各种物质混杂在一起的气球体,科学家们称之为地球原始星云。后来由于中心部分的引力作用,这个气态球体开始收缩,同时温度上升。原始地球内部的各种放射性原素,像今天的原子弹爆炸一样通过衰变释放出大量热量,由于高温作用,使地球上的物质处于熔化状态,在重力作用下。比重大的物质和地球中心下沉,比重小的物质逐渐浮到地球表面。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较低,地表处地熔化的状态的岩浆就逐渐冷凝形成坚硬的原始陆壳。地球最早的岩石都是由炽热的岩浆冷凝形成的。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沉积岩广布在高山、丘陵、平原等地,除了水平岩层之外,还有弯曲的、斜立的、直立的各种形态。这些形态都是地壳运行的结果。而这种地层变形又将使地表产生起伏,龙脉便是由此而产生的。

杨筠松风水地理文化把山脉称为龙,起伏的山脉称为龙脉,土是龙之肉,石是龙之骨,草是龙之毛。所谓寻龙实际是对山脉走向,山脉的主干与分支关系的考察,即对地形的考察。

从科学的角度讲,山脉的分布情况对居住环境的自然条件有没有影响呢?有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改变地面的土壤分布,地表水和地下水状况,对风的阻挡等来实现的。科学的选择理想居住环境应对各种自然条件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何处优何处劣的结论。杨筠松对于如何寻龙在《疑龙经》中阐述:

问君疑龙何处难,两水之中必有山。两山之中必有水,山水相夹是机源。假如十条山同聚,必有十水归一处。其间一水是出门,九山同来作门户。东行看西西山好,西上看东东山妙。南山望见北上山,山奇水秀疑似问。北上看见南山水,矗矗尖奇秀且丽。君如遇见此处时,两水夹来何处是?与君更为何分别?先分贵贱星罗列。更须参究龙短长,又看顿伏星善良。尊星不肯为朝见,从龙虽来找掉藏。贵龙重重出入帐,贱龙无帐空雄强。十山九水难同聚.责龙居中必异常。

这一段讲碰到多山多水的复杂情况怎样判别。一要看山形的贵贱。二要看气脉的长短。三要看气脉停顿止伏之地的吉凶。比较尊贵的气脉一般位置居中,好象在重重帐幕里。平庸的风水先生只讲气脉的长短,不讲气脉的贵贱,这样相地把缠护的气脉当成主干气脉对待。

古人寻龙寻顿伏,盖缘顿伏生尖曲。譬如人行适千里,岂无解鞍并顿宿。古人建都与建邑,先寻顿伏识龙关。

此是望地识龙形。陡彼百泉观水去,陡彼溥原观水聚。或陟南冈与太原,是寻顿伏非苟然。古人卜宅贵详审,经旨分明与后传。

这一段讲气脉的顿伏,即停顿止伏的情况。顿是顿于山地,伏是伏下平原。杨筠松很重视气脉的顿伏。就像人远行疲劳需要休息一样,气脉运行一段也要顿伏,而顿伏就是起变化的时候,弄清楚了变化,寻找穴地也就不难了。古人建乡镇城市建设都先要察看气脉的顿伏情形才施工。

(二)察砂

砂也指山体。龙是高大的主要山体,砂则是龙旁边四周的小丘。在成因上,砂是由龙的石头风化而成。主龙山左右的山脉称为护砂,即青龙白虎。位于主龙前方的小山丘,近者为案山,远者为朝山。杨筠松在《撼龙经》中阐述:

北辰一星中天尊,上相上将居四垣。天乙太乙明堂照,华盖三台相后先。此星万里不得一,此龙不许时人识。识得之时不用藏,留与皇朝镇家国。请从垣外论九星,北半星宫系几名。贪巨武星并辅弼,禄文廉破地中行。九星人言有三吉,三吉之余有辅弼。不知星曜定锱铢,祸福之门教君识。

这里引出九星的概念。所谓九星,其实就是九种不同形状的山,被取名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它们有的主祸,有的主福,人们必须详加识别。

杨筠松对理想的人居环境强调闭合的地形,故护砂应呈环抱之势便成为判断砂之贵贱的依据。左右护砂达到上八字开、下八字合方可聚财,为富砂贵砂,判为吉。反之,若是八方吹穴、孤脉独龙则为贫砂、贱砂、反砂,判为凶。同时砂山的形体也是吉凶的根据。气吉则形必秀润、特达、端庄。气凶则形必粗顽、破碎。朝山、案山的形状要求似笔架、似竖旗、似獅象虎、似三台、似玉圭、似横琴等,而忌石头裸露或形如停尸。

在所有环绕吉祥人居环境的砂中,最重要的当属所谓四神砂,它们是位于吉祥地左右前后四个方向的小山,假借天上四方星宿的名字为它们命名:青龙(位于吉祥地之左)、白虎(位于吉祥地之右)、朱雀(位于吉祥地之前)、玄武(位于吉祥地之后)。而且指出,只有秀丽端庄的砂才算是吉祥的。因而,具备了秀美的四神砂的地方,在各种尺度下都会是一个景色怡人的善居环境。

(三)观水

杨筠松风水地理文化的理念中,所有吉祥人居环境都离不开水。他有句名言:

未有山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

龙能迎气生气,砂能聚气藏气,水能载气纳气,大地的生气只有遇到水面才能被曳(ye)住流动的脚步。不仅如此,在没有山脉的平原地带,河流也往往被看作是传递生气的通道。在任何情况下,风水地理以得水为第一要素,没有水的地方,即使有很好的山势龙脉,也是一无可取。

杨筠松风水地理文化是怎样观水的呢?其中包括水的来源、走势和质量三个方面的考察。吉祥地点的水应该与龙和砂一起,对该地点造成重叠、关栏、内敛(lian)向心的围合态势。他在《疑龙经》中阐述:

大凡寻龙要寻干,莫道无星又无换。君如不识枝干龙,每见干龙多诞谩。不知干长缠亦长,外州外县山为伴。寻龙千里远迢迢,其次五百三百里,先识舆图观水源,两水夹来皆有气。水源自是有长短,长作军州短作县。枝上节节是乡村,干上时时断复断。分枝劈脉散乱去,干中有枝枝复干。凡有枝龙长百里,百里周围作一县。百里各有小干龙,两水峡来寻曲岸。曲岩有水抱龙头,抱处好寻气不散。到此先看水口山,水口交牙内局宽。便觉宽容平处觅,左右周围无空闲。断然有穴在此处,更看朝水与朝山。朝水与龙一般远,共祖同宗来作伴。客山千里来作朝,朝在面前为近案。如有朝迎情性真,将相公侯立可断。

这一段告诉人们,寻找主干气脉要看缠护之山脉和缠山之长。另外就要看水源,两水夹护的地方有气脉。水流曲折之处,关栏生气,如果水口有山,肯定找得到真穴地(建筑物的中心区)。周围山水作欢迎朝拜的姿态,这种穴地准确无疑是好地。

杨筠松风水地理文化中的观水,还有一个要素十分重要,那就是水口和水域。所谓水口是指水流入和流出之处,水来之处谓之天门,水去之处谓之地户。相中的地形中,水口越多,水流在水口之内越是缠护周密,也就越吉祥。

水城指河道的弯曲形态。水抱边可寻地,水反边不可下,即人居住宅、村落村舍要定在水环抱的一边,也就是杨筠松说的讷位(河流汇合的地方,河流弯曲的地方)。由于在弯弯曲曲的河流中,有的地方水流湍急,有的地方水流缓慢,使河水对河岸的冲刷状况不同。水的流向由西向东流为最妙,这主要是根据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特点推衍出来的。

(四)点穴

穴的原始意义是洞穴。考古学者认为,人类的祖先学会在平地建房之前是住在天然洞穴或人工挖的洞穴中,以躲避寒风的袭击或野兽的威胁。后来人类走出洞穴在平地建房,穴的含义就逐渐演变为房屋住宅的基址。所谓点穴,就是确定屋基的中心区。

风水宗师杨筠松的风水文化理念

理想的穴位由于四灵兽(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环抱的闭合地形内,宽大的明堂(穴地前面平坦开阔、水流交聚的地方)上微微隆起的地形部位。

杨筠松风水地理文化中的点穴,是指在综合考虑了山水状况之后,准确地找到山环水抱的这块区域中龙、砂、水种种景观意象最完美的那个点。这个点将成为建筑群落中核心建筑的基址。如城镇主街道的十字交叉处、都城的朝殿、州郡的公厅、宅舍的中堂等。杨筠松用于点穴的工具是一根竹竿,同时作为丈量地形的尺度。赣南客家人称他为竹杖芒鞋杨救贫,是说他用竹子做的手杖,穿着用稻草编制的草鞋,到处漫游,寻龙察砂观水点穴。

(五)定向

向就是方向、朝向。一般指与建筑基址走向垂直的方向,这是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定向是确定房屋的朝向,其主要工具是罗盘。由于太阳光照射,风的方向等因素,均可影响房屋的采光和通风。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吹暖和的南风,而冬季吹寒冷的北风,南面向阳,因此房屋朝向以朝南或东南或西南为最佳。风水地理用罗盘来格定方向具有朴素的科学原理。

相关阅读:

开启学习赣州杨公风水之旅,步入探秘杨公风水玄奥殿堂的大门

开启玄空风水学习之旅,为选择最佳的居住环境打开玄奥殿堂的风水大门

杨筠松风水地理文化中的定向,要求建筑物的朝向多与自然因素有关,如采光、背风、排水等,但进入明清时期,风水术引入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逐渐变成了五行、干支等因素综合起来推算。而且将杨筠松原本用来观测方位、定向基址的罗盘,后来人在上面划上八卦、天干、地支、二十四山、二十四节气、九星、穿山七十二、黄道十二宫、二十八宿等等,最简单的罗盘至少有四、五圈注字,有的复杂多到四十多圈,把一些完全不相干的事物硬凑在一起,异化并歪曲了杨筠松风水地理文化核心理念,招致有些人指责现代的风水是一种伪科学,是封建迷信的产物。

上篇居家小风水 风水:助你改善财运的六个诀窍下篇

最新文章

2025年08月
10
农历 闰六月十七
乙巳年【蛇年】
甲申月 辛亥日

最新更新

12星座最喜欢的玫瑰花是哪种

吕祖灵签73签解签

八字断子女金口诀 八字断子女何时应用

姓名配对查询爱情运势 姓名配对查询爱情运势?

十二星座喜欢记读书日记吗女

点算八字

道教的财神

农历冬至是什么节日 冬至的意义和风俗

属鼠是哪一年出生的 属鼠的男孩出生吉日

民间算命

指纹算命

手相查询

痣相图解

生男生女

眼皮跳测吉凶

喷嚏预测

配对
配对
配对
配对
查询
生日密码